所谓私域流量,就是你可以自由反复利用,无需付费,又能随时触达,被沉淀在公众号,微信群,个人微信号,头条号,抖音等自媒体渠道的用户。相对淘宝,京东,百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,它属于商家“私有资产”。
私域流量为什么会成为2019年的热词?拉开大尺度,我们从认知-交易-关系用户价值交互链的演变来看私域流量爆火的背后原因:
互联网的流量红利、用户红利消失,用户增长趋于见顶。
对于互联网而言,新常态已成定局,人口红利消失、新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贵,互联网竞争走向存量市场。这就意味着,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,只有少量新增用户了,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存量用户了。
企业获客成本不断高企,成本居高不下,但效果却是式微。
背后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,渠道不断分化,以及海量的产品/服务信息,让原本粗放式的营销效果大打折扣,而营销方获客成本却是持续攀升。对于企业而言,经营利润无疑被营销费用侵蚀。
私域流量确实是一个趋势,但问题在于它更多的还是基于别人的平台,而在别人的平台那你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由,还要受到诸多限制。